网站logo
首页  患者服务   健康科普    详细

孕妈必读:流感高发季,如何避免感染?这些细节很重要!

发布日期:2025-2-14 10:59

  2025年2月3日,知名艺人徐熙媛(大S)因感染流感引发并发症在日本去世,这一消息震惊了我们,又到了流感高发季,流感病毒的高变异性使其能够引发大规模流行,历史上多次流感大流行造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孕产妇及婴幼儿对流感普遍易感,是罹患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
  
    一、流感的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
 

  
  二、流感的分型
  
  孕产妇感染流感病毒后,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流感的典型症状包括高热(体温可达39℃~40℃)、寒战、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常伴有咽喉痛、干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鼻塞、流涕、呕吐、腹泻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高度怀疑流感。
  
  按严重程度可分为:
  
  1. 普通流感: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
  
  2. 流感严重并发症:合并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脑炎、脑膜炎、急性坏死性脑病、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等)、心脏损伤(心肌炎、心包炎、心力衰竭)、肌炎和横纹肌溶解、急性肾功能衰竭、脓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障碍等。
  
  3. 重型流感: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即按重型流感处理。
  
  (1)体温>39 ℃,持续>3天,伴有明显全身毒血症状。
  
  (2)伴有剧烈咳嗽,脓痰、血痰,或胸痛。
  
  (3)呼吸频率快,气急或呼吸困难,口唇发绀。
  
  (4)合并肺炎或影像学检查有肺炎征象。
  
  (5)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6)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7)心肌酶谱明显增高:CK、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或心电图明显异常。
  
  (8)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9)妊娠异常变化:胎动减少或消失、异常宫缩或腹部绞痛和阴道流血。
  
  4. 危重型流感: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即按危重型流感处理。
  
  (1)呼吸衰竭。
  
  (2)感染中毒性休克。
  
  (3)急性坏死性脑病。
  
  (4)多脏器功能不全。
  
  (5)出现其他需进行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
  

  
  三、孕产妇流感的治疗
  
  1.抗病毒治疗:对于确诊或疑似流感的孕产妇,推荐尽早应用抗病毒治疗。强调抗病毒药物的早期应用,推荐在症状出现后48 h内尽早开始。妊娠期间使用扎那米韦和奥司他韦对妊娠及胎儿均未造成不良妊娠结局。哺乳期间用药不影响母乳喂养。
  
  2.对症治疗: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或应用解热药物,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中药亦可作为辅助治疗。
  
  3.疑似或确诊流感的产妇应与新生儿暂时隔离,以降低新生儿感染的风险。鼓励母乳喂养。
  
  4.中医防治:中医在流感防治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治疗。
  
  (1)中药汤剂: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开具不同的中药方剂,如银翘散、桑菊饮等,以清热解毒、疏风散热。
  
  (2)针灸推拿:通过针灸和推拿等手段,调节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
  
  (3)食疗:推荐食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功效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等。
  
  孕妇应避免自行用药:孕产妇在使用任何药物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四、妊娠期流感对胎儿的影响
  
       妊娠女性感染流感病毒可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发热是流感的常见症状,也是某些出生缺陷和婴儿其他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妊娠早期流感增加先天性异常的发生风险,包括唇裂,神经管缺陷,脑积水和先天性心脏缺陷。使用退热药可以减轻这种风险。此外,妊娠期流感增加自然流产、早产、死胎、小于胎龄儿和低出生体重的发生风险。
  
  五、流感的预防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均衡营养、多饮水、充足睡眠、适当保暖、避免着凉、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另外,孕妇或在流感季节备孕的女性为优先接种对象。在妊娠任何阶段均可接种流感灭活疫苗,产后可接种流感减毒活疫苗。

版权所有: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

医院地址:南充市高坪区江东中路七段八角街21号

备案编号:蜀ICP备2021019197号-1

值班电话:0817-3340999

急救电话:0817-3333120

产科急救:0817-3360802

0817-3362666(医务科)

0817-3362333(纪检监察室)